罗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经济稳步发展
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按照“远规划、选产业、精建设、严管理、优环境”的工业园区发展思路,进一步抓好“一区三园”基础设施建设,不断完善园区功能,力争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自治区A类工业园,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工业稳步发展。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,罗城县竭力推动企业、产业向园区集聚,协调金融部门为企业提供贷款,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;安排专...
罗城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首破20亿元
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依托资源优势,大力实施“工业强县”战略,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,促进工业经济发展。2011年,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,达20.28亿元,比上年增长37.03%,上交税金1.16亿元,比上年增长41.46%。该县重点抓好矿产品加工、农产品加工、林产品加工、天然山泉水开发等特色优势产业,加快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...
罗城政协去年招商引资2亿多元
近年来,罗城仫佬自治县政协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,把招商引资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,牵线搭桥,做好服务,为推动罗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。罗城政协采取“走出去,请进来”的招商办法,组织招商人员分别赴珠海、深圳、东莞以及南宁、崇左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,广泛宣传罗城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,大力推介罗城的优势资源和良好环境;加强与知名企业、客商沟通交...
天峨库区培育水果产业促经济发展
为实现库区移民“搬得出、住得下、有发展、能致富”的目标,天峨县加大对库区移民生产开发的扶持力度,科学引导库区群众发展名特优水果种植,取得明显成效。天峨县库区移民搬迁后期生产开发涉及人口23147人,可开发水果种植面积3万亩,均分布在海拔450米以上地段。根据地域气候特点,天峨县科学引导群众发展有市场潜力的龙滩珍珠李、油桃、布朗李、柑橘等名特优水果...
环江启动万亩优质红心香柚项目
2月22日上午,广西产业化扶贫环江万亩优质红心香柚项目,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三乐村肯福移民场启动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荣仕星宣布项目启动,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韦志鹏主持启动仪式。据了解,红心香柚由于果汁丰富、风味酸甜、品质上乘、丰产性好,被称为柚中之冠,目前市场上红心香柚量少价高,经济效益可观。当天,万亩优质红心香柚项目启动,拉开了环江县新一轮产业化扶贫的序幕。该县...
宜州工业快速发展 去年完成总产值63亿元
宜州市坚定不移地实施“工业强市”战略,努力加快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与转型。2011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63.5亿元,实现工业销售收入60.7亿元,实现利润2.5亿元。工业是迅速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的关键。2011年宜州市根据经济发展形势,以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为指导思想,出台《宜州市2011年工业经济发展意见》,明确了发展特色经济、推进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方...
宜州转变招商方式 围绕优势产业招商
“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,转变招商引资方式,围绕优势产业招商,去年成功引进华美纸业等53个项目,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,计划总投资42.65亿元,实际完成投资16.25亿元,被评为自治区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工作示范县。”2月20日,宜州市市长周飞说道。今年以来,宜州市项目建设捷报频传,10家桑蚕茧丝绸深加工项目及电子加工、体育馆项目等相继开工建设,项目...
凤山逐步做大做强烤烟产业
烟叶生产是凤山县的主要惠农产业之一。为进一步发挥烟叶生产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,增加农民收入和县财政收入的重要作用,今年1月以来,凤山县采取组织推动、宣传发动、政策促动、示范带动、奖惩驱动等“五动”措施,努力推进凤山县2012年烟叶生产上档次,上规模。凤山县多次召开烟农和示范基地所在村村干部座谈会,调查研究烟叶生产工作,对2012年烟叶生产工作进行安...
宜州倾力扶持桑枝食用菌产业
宜州是全国第一大桑蚕生产基地县(市),为充分利用桑枝资源,变废为宝,近年来,宜州市想方设法延伸桑蚕产业链,培植桑枝食用菌新兴产业,将其不断发展壮大。2011年,宜州市生产桑枝菌棒达6016万棒,产值1.5亿元;利用桑枝6.25万吨,占全市桑枝总量的25%。宜州市鼓励企业新增生产线,增加生产能力,壮大桑枝食用菌企业规模。2011年,宜州市宜源、黄龙、洛西、天成等几家菌棒生...
环江县同日开工两大项目
2月12日,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项目建设再掀新篇章。当日,计划投资5000万元的广西环江永固生态饮用水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0万吨生态饮用水项目,计划投资2000万元的广西毛南山天然泉水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瓶装天然泉水二期工程项目分别开工建设。环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绿化模范县,境内生态环境优良,天然泉水资源丰富,品质上佳,发展前景可观。永固生态饮用水项目的取水点位于环江木...
凤山三大产业助推县域经济发展
近年来,凤山县整合农业、工业、旅游业三大产业资源,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,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,助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。凤山县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,注重特色产业的开发,培育桑蚕、烤烟、菜篮子工程等短平快的产业及核桃、八角、油茶等长效产业,以产业开发促进农业发展、农民增收。2011年,凤山县种植的10万亩核桃有2万亩挂果,22万亩油茶有18万亩挂果,26万亩八角有24万亩...
凤山畜牧养殖经济产值超4亿元
近年来,凤山县紧紧围绕“畜牧业增效,农民增收”的工作目标,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,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,全县畜牧业呈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。据统计,2011年,全县畜牧经济总产值4.1亿元,畜牧养殖成了凤山群众发家致富的新兴产业。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畜牧养殖业,增加群众收入,近年来,凤山县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并从外地引进良种,动员和鼓励广大群众进...
南丹加快发展珍贵苗木产业
2011年以来,南丹县巧借实施城乡新貌工程之风,推动珍贵苗木产业化的快速发展。2011年,全县育苗面积达500亩,预计今年可销售各种珍贵树苗及乡土树苗1000万株,为当地群众和周边县市群众种树提供大量优质高端树苗。去年,南丹县引进广西现代园林绿化工程种苗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,建立了200亩珍稀树种示范基地,推广名贵树种红豆杉、紫薇等,树苗产品逐渐走上生产规模化、质量标...
南丹打造旅游精品推进旅游产业发展
南丹县借助城乡风貌改造取得的显著成效,充分发挥“白裤瑶之乡”、“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”和独具特色的土司文化品牌效应和市场效应,推进资源整合,不断加强旅游产品体系推介,打造旅游精品,推进全县旅游产业健康发展。据了解,全年接待国内游客84.9万人次,旅游收入5.63亿元,同比增长18.01%和36.32%;接待境外游...
金城江白土乡小喇叭助推甘蔗大产业
“各位蔗农朋友注意了,目前正是糖蔗收购时节,明天乡甘蔗站的技术员上门预检,请各位农户做好准备……”这是1月23日,金城江区白土乡德庆村上屯广播站播出的内容。这不是专业的广播电台,而是一个村屯里的小喇叭。别小看了这只小喇叭,它对白土乡的甘蔗产业发展起到了大作用。白土乡辖11个村(社区),17000多人口,是金城江区的甘蔗...
